2019-07-01
繼上一篇婚攝更新已經過了好幾年了,小店都搬了兩次了,陸陸續續也進了不少新玩具,因應網頁改版,也把這篇更新一下,提供給各位客倌參考。
廢話不多說,我們就先來談談在2019的今天,婚禮應該用什麼器材!
基本搭配一機一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至少兩組電池和32G以上的記憶卡。這部分還是一樣的建議,允許的話,電池跟記憶卡可以多準備。
閃光燈的部分,如果對運光有基本概念的話,建議還是可以準備,畢竟很多環境下對於整體畫面曝光平衡還是有相當大的幫助。
但如果對於閃燈運用沒那麼熟悉,我們則建議可以挑選電子性能較新,可用ISO較高的機種,把注意力放在婚禮的流程上,避免因為對器材不熟悉而造成漏拍,所以會建議較單純的一機一鏡然後以快門先決拍攝。
焦段的選擇我們仍維持過去的建議,對器材熟悉的朋友,24-70mm再加上一隻中距定焦鏡或一隻長焦段,都是不錯的搭配。
假如一鏡到底的話,則會建議用全幅機搭配24-70mm,畫質上能夠有很大的優勢,或者Canon搭配24-105mm,Nikon搭配24-120mm,這個焦段下不管是特寫拍新人互動還是廣角拍親友合照的品質都兼顧得到。
光圈部分,過去可能會在意光圈全開的成像品質,但現在有了Canon EF 24-70 F2.8 II 以及Nikon AF-S 24-70 F2.8E ED VR 兩顆標準變焦鏡皇坐鎮,就算光圈開到最大2.8也可以獲得很好的畫質,但是合照時為了避免淺景深的發生要記得縮小光圈(稍後會說明)
以下就是我們推薦的搭配:
Canon 5D Mark IV + Canon EF 24-70mm F2.8L II IS USM
Nikon D850 + Nikon AF-S 24-70mm F2.8E ED VR
若是考慮到重量上的負擔,則可以考慮以下的:
Canon EOS R + Canon RF 24-105mm F4L IS USM
Nikon Z6 + Nikon Z 24-70mm F4/S
Sony A7III + Tamron A036 28-75 F2.8 Di III RXD
如果有預算上的考量,那可以參考下面的組合
Canon 6D Mark II + Canon EF 24-105mm F4L II USM
Nikon D750 + Nikon AF-S 24-120mm F4G ED VR
不管是在連拍或是對焦速度上,5D4和D850都無可挑剔,加上IS以及VR等防手震技術,足以應付許多如奉茶、闖關、進場、敬酒等需要高機動性的場合,都可以有很棒的表現。
無反相機組合則是同時兼顧重量和品質的搭配,三台無反相機加上翻轉螢幕同樣可以給構圖帶來許多的可能,連拍以及對焦的連續追蹤能力也是不遑多讓。在不失品質的前提下同時也減輕自己手腕的負擔。
針對預算考量所作的組合,重量上介於前兩組之間,規格上有廣泛的焦段可以做變化,翻轉螢幕的設計同樣可以做許多特殊的構圖變化,若是預算再多些也可以選用更高階的機身,畫質同樣也是有水準之上的表現。
拍攝上需要注意的部分這邊再稍微提點一下。
在許多變化的場合尤其是婚宴現場,建議在記憶卡容量允許下,盡量設定為RAW檔拍攝,有些時機如踩瓦片明暗對比太高,掀頭紗時室內太暗忘記更改參數等,沒有RAW檔卻又過曝或過暗那可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儀式也不可能為了攝影師的失誤而重來。
擔任主攝的朋友們,或多或少都有比別人多的拍攝責任,除了大方卡位或是禮貌告知前來參加的賓客之外,也要注意周圍可能有奔跑的小孩或是入鏡的長輩們,彼此保持安全距離也是給器材和最後的成品多一點保障。
快門的部分一般會建議不要低於1/60,儘管現在防手震技術漸趨成熟,但越低速的快門等於提高拍到模糊殘影的風險,然而如果快門已經低到1/60還是過暗無法正確曝光,可以試試將ISO拉高,許多高階機種在躁點的抑制上十分出色,與其拍到模糊完全不知道是什麼狀況,不如犧牲一點畫質來維持快門速度以獲得更多拍攝的優勢。
好,這次的更新就到這邊,下回再見!